重磅: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全文)
发布:2023-06-16 点击:4278
3月13日,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2022)》与《长三角城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2022)》两本白皮书正式发布。
前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广泛深入发展,我国的生产组织、产业链条、贸易结构、生活方式等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 革乃至重塑,社会进入到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数字赋能全面开展、产业结构互联升级、智能驱动加速显现的新阶段。“十四五”征途开启以来,我国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创造了诸多成果,并将在未来迎来更多机遇。站在数字经济和全球竞争的关键发展期,要整体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要研判家底、把握态势、聚焦问题。其中,对于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客观性、阶段性的回顾、评估和总结,是不可或缺的基础一环,也是本白皮书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形势研判
(一)核心概念
数字经济是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性创新、融合性应用为内在核心,以数字基础设施、现代信息网络和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载体,通过实现物理世界中人、机、物的广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连接,建立实体与实体间、实体与虚拟间、虚拟与虚拟间的系统性信息交互、共享和联动,从而激发出数字技术对全面提升人类产业经济、社会生活、治理机制水平赋能作用的数字时代经济形态。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传统经济形态相区别,数字经济以万物互联、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系统赋能为主要特征,将挖掘和实现数据的新型生产资料要素价值作为推动人类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活高水平提升,和治理高效能升级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正在引导和推动人类社会经历全面性、深入性、整体性、重塑性变革和升级。
(二)全球背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演进下的全球创新处于空前活跃期,人类加速迈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调整国家力量对比、改变区域竞争格局中愈加发挥重大作用。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持久,“产业回流”“逆全球化”等多形式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经贸合作中频繁抬头,跨国贸易不确定性对世界各国科技产业核心实力提出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之下,世界各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美国出台《美国国家网络战略》,德国出台《德国2030年工业4.0愿景》,英国推出《国家计量战略实施计划》,欧洲推进《欧洲新工业战略》《“地平线欧洲”(2021-2028)计划》,日本成立数字化转型“司令塔”数字厅,世界各国均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国家在深入演进的科技产业革命和持续动荡的国际经贸局势中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掌握全球竞赛主导权的重要路径。
(三)国家战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在准确把握未来科技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构建国内国际竞合格局的基础上,持续着力数字经济发展高水平顶层设计,以引导和保障国家总体经济发展前瞻布局和目标定位。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参与要素市场化配置;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建设数字中国独立成篇,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同年12月,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2022年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以单独成段方式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壮大国际竞争力、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四)阶段分析
“十四五”以来,随着数字产业自身快速进步,数字技术对社会经济各领域广泛赋能水平的提升,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在世界科技产业变革浪潮汹涌和全球宏观局势持续变动的考验中呈现出强劲韧性,数字经济发展取得诸多成果,迈上崭新台阶。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球领先。5G基站、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关键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适度超前部署,网络通信“数字高速公路”建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构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提供关键支撑。
数字技术水平持续创新突破。芯片、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核心数字技术水平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带动我国数字经济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供给等自主发展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水平不断增强。
工业互联网开局良好、布局加快。“5G+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积极,各地方支持力度稳步加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应用目前已延伸至超40个国民经济大类,涉及各关键制造业领域及国民经济重点产业,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合应用格局加速形成。
实体领域数字化转型迈向深入。数字技术对产业、生活、治理各领域赋能进入全面拓展期。产业数字化进程迈向深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和升级;数字化生活模式持续探索创新,人民生活水平在数字赋能下不断实现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数据成为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重要驱动力。
跨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步伐加速。数字科技、产业经济、社会治理区域性协同发展范围渐广、程度渐深、进程渐快,数字经济发展关键要素汇聚、流通和共享加快,逐渐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板块联动的数字经济协同共进区域发展格局。
总体而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由点及面、由粗到细、由浅至深,迈向领域应用向实向深、安全效率并重并行、发展成果普惠共享的新阶段。数字经济为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出重要价值。
二、研究洞察
(一)发展优势
基础设施布局超前。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前瞻,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有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上海率先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高水平建设5G和固网“双千兆”宽带网络。杭州大力推进布局合理、绿色集约的数据中心基础建设,为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打下坚实基础。南京依托国家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核心设施建设,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级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
科研创新活力蓬勃。“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数量占全国总量约1/4,2021年长三角研发经费合计超80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1/3。长三角已初步建立大科学装置群,以上海超强超短激光10拍瓦用户装置建成、江苏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首套试验台位点火、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加快建设等为代表,长三角目前已建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24个,除各个大科学装置,还集聚了3.8万套大型科学仪器,此外,在2021年三省一市获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协同开展的项目在数量上占了75%,资金总额上占比更是高达89%。为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三省一市还在协作创新的模式、规则等方面不断探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建立科研新机制、资源配置新模式开展试点,既支撑长三角创新要素更高效流动,也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一块重要试验田。
产业基础实力雄厚。长三角已成为全国数字产业化示范者。长三角已经建成以电子器件、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建设方面,已率先实现“双千兆宽带城市”的建设目标。浙江形成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应用电子以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在人工智能方面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创新试验区。南京作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拥有新型显示、信息通讯设备、物联网三个“千亿级产业”。合肥数字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产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龙头有效引领、科研强力支撑的产业生态体系,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开放性创新平台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思想,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带动生态环境向好作用明显。长三角各城市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区域内科研机构集中、数字经济发达等优势条件,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利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智慧应用的有利契机,开展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管理,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智慧智能监管。开展重大科技课题研究,提高科学化、精准化治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有效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产业支撑。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环境风险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顶层设计理念领先。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发展定位清晰、政策体系完备、实施路径完善。上海先后发布《上海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推动数字化应用于实体经济之中。浙江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超前布局数字产业,《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中首次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更是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江苏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数字经济加速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数字经济成为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安徽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指导意见》《安徽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等,顺应科技产业变革,大力实施创新性引领、数据驱动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二)经验做法
上海:坚持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革命性重塑,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攻方向之一,从“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的全局出发,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率先探索新经验,用数字化方式创造性解决超大城市治理和发展难题;率先应用新技术,用数字化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和广阔市场空间;率先转换新动能,用数据要素配置链接全球资源、大力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潜力,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创造人民城市数字化美好生活体验,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扎实基础。
浙江:打造数字变革高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建设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浙江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将其作为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高能级推进数字产业化,构筑数字产业新体系。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双核一湾两区”产业空间布局。高质量推进产业数字化,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农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塑造“数实融合”新范式。高起点推进数据价值化,实现要素配置新突破,着力推动数据资源高质量供给,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拓展数据价值化应用场景。高水平推进治理数字化,引领体制机制新变革。
江苏: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突出创新引领、强化数据赋能,全面实施数字经济强省战略。《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聚焦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开发应用场景,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把江苏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数字高地”。围绕大数据融合发展主线,以发展数字经济为统领,以融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核心,以“数据资源、数据应用、数据产业”为抓手,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一体化协调发展,形成数据驱动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安徽:持续增强数字技术和产业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在供给层面,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智能制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同时发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在需求层面,鼓励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展“数字+”建设,以需求拉动创新、检验创新,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在工业领域发展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为代表的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业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在融合层面,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促进模式创新、生态创新,促进供给侧与需求侧充分对接,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
三、评价体系
(一)评估依据
基于《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月度动态》研究中掌握的27个中心城市在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最新的动态情况,对于《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评价白皮书(2021)》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将一级指标确定为基础设施、关键要素、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发展环境及区域协同。
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数字基础设施通过发挥“数字”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巨大潜力,能有效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赋能,通过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其将进一步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支撑和创新动能;关键要素是发展的核心引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每一次社会经济形态变革,都伴随新的生产要素出现,并带动社会生产力跃升,进入信息社会,数据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和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国家治理模式等产生重要影响;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推动数字技术自身迭代创新的同时促进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融合应用是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实体经济载体,通过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激发传统产业发展新活力;发展环境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良好的政策引导、规范的数字规则体系构建,将为数字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区域协同是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倍增器”,通过区域间各个领域的合作,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及高效利用,在资源环境的容量限制下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指标体系
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由基础设施、关键要素、产业发展、融合应用、发展环境及区域协同等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用来对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三)指标测算方法
四、指数评估
(一)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总体情况
长三角各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平均值为39.87,其中8个城市指数在平均值之上。上海市以总指数93.97居长三角榜首,杭州、南京位列第二、三名,指数分别为73.01、68.42,苏州紧随其后,指数为65.69,前四名与2021年保持一致。
1.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优势明显,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以27个中心城市为整体,从六个一级指标的结果来看,基础设施与区域协同得分高于平均值(39.87),关键要素、产业发展接近平均值,而融合应用与发展环境稍显逊色。
2.三省一市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不变
三省一市数字经济发展平均水平与上一年度保持一致,依旧是上海市各方面均表现优异,综合指标平均值呈现江苏省(42.71)高于浙江省(40.28)高于安徽省(29.49)。
从三省一市各城市具体表现来看,与上一年度相比变化不大。上海市综合指数及六项分指数均位列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第一位。基础设施表现突出,融合应用紧随其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发展稍显薄弱。
江苏省稳中求进。与上一年度相比,整体发展水平依旧领先,综合指标平均值均高于其他两省,保持南京、苏州、无锡三巨头高于全省综合指标平均值的成绩,南京数字经济综合指数达到68.42,位列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第3,苏州紧随其后,分别位列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第4,无锡排名有所下降,位列第7。
浙江省发展势头良好。综合指标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城市从仅有杭州一城提升为杭州、宁波、嘉兴三城。杭州综合指数以73.01列省内第一,列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第2,宁波综合指数54.61,排名与上年度一致,列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第6,嘉兴综合指数40.59,排名从第10上升为第8。
安徽省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与上一年度相比,安徽省综合指标平均值与浙江省的差距缩小,综合指标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城市在合肥的基础上增加了芜湖。合肥市数字经济指数达到59.69,排名从第7上升至第5,依旧是安徽省发展数字经济的中坚力量。
3.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优劣势各有不同
长三角27个中心城市一级指标色阶图颜色变化基于各城市六项一级指标数据制作,其中颜色越深代表数据越大,展示了各地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如,对于上海自身而言,其优势是基础设施,而在产业发展方面仍需提升;对于杭州而言,其发展环境和融合应用水平较好,但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仍需提升。各省(区、市)应依据地区特征继续推动得分较高的指标保持优势,同时注意补齐短板,实现数字经济全面、平衡发展。
(二)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基础设施
1.总体评估
长三角27个城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指数平均值为52.30。其中上海市数字经济环境指数得分位居长三角城市之首,高达118.85,南京、苏州基础设施指数依次为88.62和84.50,三座城市得分均高于80,位列第一梯队。杭州、宁波、无锡、合肥、常州五市基础设施指数得分高于52.30平均分,位列第二梯队。嘉兴、镇江、南通、绍兴、芜湖、湖州、台州、温州、金华、扬州10市基础设施指数得分位于40-52分区间之内,位列第三梯队。马鞍山、泰州、舟山等9市基础设施指数得分小于40,居于第四梯队。
长三角共建新一代泛在融合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长三角深入落实《长三角地区5G先试先用引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城市加快5G基站建设,预计年底建成5G基站35.6万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建设持续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进程加快。长三角数据中心国家级枢纽节点启动联合建设,区域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持续优化,上海超算中心、无锡超算中心、昆山超算中心等先进计算中心能级加快提升,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趋势突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不断深化,二级节点、递归节点建设持续完善布局,区域重点行业企业二级节点建设不断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
2.分指标分析
(1)数据基础设施:高效、集约、绿色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快速
当前数字时代全面到来,数据成为重要资源,承载数据海量存储和提供算力高效支撑的数据中心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2021年7月,工信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建设高效率、低耗能、集约型、可循环数据中心提出更高要求。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市场消费端最为活跃,产业供给端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共11家数据中心被授予“2021年度绿色数据中心”称号,在全国范围内区域数量领先。同时,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正式全面启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在规划建设的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长三角区域占据其中两席,分别是以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为起步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以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无为市为起步区的“芜湖集群”。经测算,2021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排名前十的长三角中心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南京、合肥、嘉兴、杭州、芜湖、湖州、宁波、扬州。未来,长三角地区将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发挥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枢纽作用,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推动引导数据业务向中西部迁移,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底座。
(2)网络基础设施:长三角城市做出全国性示范引领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国千兆光网的建设与发展,工信部于2021年3月出台了《“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5G和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已经成为新型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在此背景之下,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积极参与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双千兆”网络和用户规模达到全国领先。具体表现来看,上海以98.62的高分做出引领,苏州紧随其后取得第二名,位列前十名的其它城市分别为宁波、杭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合肥和台州。5G建设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长三角5G基站数量超过37万个,其中,上海累计建成5G基站51716个,稳步推进5G应用“海上扬帆”行动计划;江苏累计建成5G基站超14万个,加速扩大5G生态,形成行业标杆;浙江省累计建成5G基站12.16万个,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和行政村基本覆盖;安徽累计建成5G基站59353个,加快追赶缩小差距,目前,拥有5G基站数量最多的十座长三角城市依次为上海、苏州、宁波、杭州、合肥、南京、无锡、南通、台州、绍兴。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积极推动各具特色的“双千兆”协同发展典型城市建设,2021年底,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宁波7座城市通过双千兆城市建设评估,加入全国首批29座双千兆城市队列。总体而言,长三角地区在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全国领先,各城市5G和千兆光网建设的持续深度覆盖,为推动地区科技创新、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赋能千行百业发挥出重要作用,是支撑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网络基础。
(3)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区域内体系建设布局加快
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三角地区积极参与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架构“0”到“1”的突破性建设,建设成果排名前十的长三角城市依次为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扬州、嘉兴、南通。
其中,上海顶级节点作为五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之一,自2018年底上线后持续稳定运行,截至2021年年底,已接入63个二级节点,累计标识注册量超464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超273亿次,接入企业节点34653家,各项指标均位居我国各顶级节点之首,累计标识注册量及解析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六成。同时,江苏省作为辖内13个地级市全部上榜2021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的制造业大省,2021年省内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总量比重超35%,各城市均充分认识到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刻意义,城市二级节点建设跑在长三角地区城市前列,节点日均解析量不断上升,接入企业数不断增加,覆盖区域范围不断扩展。
2022年《江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创新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到2024年底,全省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累计达到3000亿条,标识解析量累计达到2000亿次,累计接入企业数20万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全面接入。与此同时,浙江、安徽两省各城市也在切实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重点企业节点建设工作,体系布局追赶步伐加快。总体而言,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一体化发展龙头作用为带动,以实体产业广阔融合应用场景为舞台,区域间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的发展格局。
3.典型案例:南京市
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对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南京是全国首座双千兆省会城市,截止2021年5月,南京电信部署的5G基站超过6500座,5G城乡覆盖率达到95%,5G用户超过170万,打造的“双千兆”创新应用已达27个,是“千兆城市评价指标”要求的5.4倍。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1年,江苏全省规划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项目50余个,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超35万架,60%以上建设在南京、无锡、苏州三地,南京占比居首。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智慧南京中心城市运行与管理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城市之眼”综合感知平台建成,公安、城管、交通、环保、气象、水务等部门的城市运行数据汇集与综合利用水平,在卫星遥感、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和设施的广泛深入应用下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数据监测能力持续提升,城市运行状况实现综合、实时和直观展示。在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方面,南京已建成并具备对外服务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占江苏全省一半左右,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同水平均列全国第一方阵,以南京电信与中兴联合打造的“5G+全连接工厂”为代表的多个项目入选全国“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实体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三)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关键要素
1.总体评估
长三角27个城市数字经济关键要素指数平均值为39.70。上海市以87.05的指数高居长三角城市榜首,杭州、南京、无锡位列其后,与上海同居于第一梯队。合肥、苏州、宁波、温州、嘉兴等城市数字经济关键要素指数高于平均值,位列第二梯队。常州、金华、南通等城市关键要素指数略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位居第三梯队。安庆、宣城、铜陵等城市指数相对落后,指数低于25,位于第四梯队。
龙头城市关键要素的汇聚与发展引领长三角。“十四五”规划中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布局行动方案,强调数据要素价值,多地着手建设数据要素市场。龙头城市以规划引领,错位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与人才吸引力水平,其中上海坚持全方位整体性转变赋能,鼓励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生活和城市治理,为城市构建数字新底座;杭州构建起“国家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加速汇聚高能创新平台资源;南京围绕“软件名城提质升级”,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人才、数据、公共平台等关键产业资源的汇集;;无锡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大数据产业发展登上“新高地”。
2.分指标分析
(1)数据要素:长三角多个城市布局数据交易市场,公共数据开放成为各城市政府工作重点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长三角多地根据城市战略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在打造兼具区域协同和地方特色的数据要素市场方面持续探索。截至2022年8月,上海、杭州、苏州、合肥、无锡、盐城等地已经成立或拟成立的数据交易所(中心、平台)共8家。
另一方面目前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行业探索阶段,尚未真正深入。数据要素在开放、共享和保护等方面的系统性标准尚不完善、技术性支持仍显欠缺,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数据异构、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运营和数据监管等方面瓶颈的制约。
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方面,长三角各地区各级政府通过积极搭建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从省级维度来看,长三角三省一市均设立了明确的省级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构和省级、副省级数据开放平台,其中上海、浙江、江苏在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总量和开放内容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而上海和浙江更与广东、山东、北京、贵州等地占据全国领域带头人地位。从城市维度看,长三角城市公共数据开放共享进程持续推进,地级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不断上线、数量迅速增长,上海、宁波、无锡等多个城市陆续发布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针对性政策法规,长三角地区已经由点及面,初步形成了公共信息平台全面覆盖、政府公共数据探索共享的生态景象。
(2)技术要素:长三角地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优势显著,整体集聚效应明显
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主线,2022年8月,《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发布,三省一市以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朝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迈进。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持下,三省一市共同搭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了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的研发成本。数据方面,由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计算得出的标准差较小,整体来看各市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不明显。
(3)人才要素:副省级城市人才集聚效应显著,经济强市人才吸引力水平更强
由于各地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压力差,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普遍存在人才“虹吸效应”,人才相关指数上整体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数字人才规模方面,上海与南京的指数均超过了100,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的指数介于70-90之间,其余大部分城市的指数均低于20。人才吸引力水平方面,上海的指数最高,达到了80.85,三省中浙江省各城市的平均指数较高,达48.04;安徽省各城市的平均指数较低,达32.05;江苏省各城市的指数标准差在三省中最高,达12.63。
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水平方面,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拥有长三角27个城市中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据教育部名单,上海共有64所高校(不含成人高校,下同),其中,本科院校40所,高职高专24所;南京共有51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34所,高职高专17所;杭州共有47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28所,高职高专19所;合肥共有54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9所,高职高专35所。从数量上来看,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的高校数量接近长三角总量的一半。从高校教学水平来看,上海与南京拥有较多的本科院校,在数字经济相关专业的开设上处于长三角领先地位。
3.典型案例:无锡市
无锡市多措并举发力数字经济领域关键要素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发展态势强劲。
在数据要素方面,2022年3月,江苏无锡大数据交易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将积极推动平台试运营,构建打造数据交易生态,吸引数据供应商、数据需求方、专业服务机构等。同时率先出台全国地级市层面首个地方规章《无锡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召开无锡市首批数据产品交易发布会,建成全省领先的“1+4+N”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在技术要素方面,《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于2022年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覆盖了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创新主体与人才、创新环境等全链条的科创指引。在人才要素方面,无锡市积极出台“太湖人才计划”、优秀大学生“锡引”计划、“锡引惠才”等12条人才政策,形成了覆盖诺奖得主、中外院士到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
(四)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产业发展
1.总体评估
上海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以77.78领先,其次依次为杭州、苏州、南京、合肥,位于第一梯队,指数在60-80之间。无锡、宁波、常州、南通、温州、盐城等6市处于第二梯队,产业发展指数在40-60之间,均高于平均值39.40。嘉兴、金华、扬州、芜湖、湖州、绍兴、泰州、镇江、马鞍山、台州、安庆、滁州等位于第三梯队,产业发展指数在20-40之间。舟山、铜陵、宣城、池州等4市处于第四梯队,产业发展指数均在20以下,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大发展力度。
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产业指数差异较大。上海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位居长三角各城市之首,指数达到77.78,是池州产业发展指数的近7倍,城市之间差距明显。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的细分指标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水平指数的标准差均在20以下,其余细分指标的指数标准差均在20以上,甚至高于30,由此可见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面受各城市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影响,产业发展指数分化特征显著。
2.分指标分析
(1)基础产业:沪杭苏宁领跑长三角
数字经济基础产业指数方面,上海、杭州、苏州、南京领跑长三角地区,指数在60以上,位列第一梯队。无锡、合肥、常州、宁波、盐城、嘉兴、南通、金华等基础产业发展指数均在平均值35.99以上,位列第二梯队。湖州、扬州、温州、芜湖、绍兴、泰州、滁州、台州、安庆位列第三梯队,其中湖州、扬州、温州三市基础产业发展指数达到30以上,是第三梯队的领先者,跃升进入第二梯队的潜力大。马鞍山、舟山、铜陵、镇江、宣城、池州等市基础产业发展指数相对较低,在20以下,位列第四梯队。
图4.4.4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基础产业指数
从细分指标看,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苏州、金华分别以135.37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指数和83.08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指数位居长三角首位。作为苏州工业部门的第一大产业,2021年苏州电子信息工业产值达到11623亿元,成为苏州首个突破万亿元的产业;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是当前金华市数字经济基础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1年金华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达80.5%,对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上海、常州分别以138.75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指数和95.00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指数位居长三角首位。2021年,上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达7714亿元,常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达67%。
(2)新兴产业:各城市发展势头强劲
长三角27个城市数字经济新兴产业指数平均值(41.68)高于基础产业指数平均值(35.99),表明各城市加大力度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指数达到80.36,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宁波、无锡次之,指数均在60以上,同处第一梯队。温州、常州、南通、芜湖等4市紧随其后,指数达到平均值以上,位列第二梯队。扬州、盐城、金华、嘉兴、湖州、镇江、绍兴、泰州、马鞍山、台州、安庆、舟山等12市,指数在20-40之间,位居第三梯队。滁州、宣城、铜陵、池州等4市指数均在20以下,处于第四梯队。
从细分指标看,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杭州以78.10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位列长三角第一,南京、上海、苏州紧随其后,发展指数均超过70。作为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杭州集聚了超过全省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2021年,杭州人工智能产业营业收入达2038.5亿元,研发费用225.8亿元,产业增加值增长26.9%。区块链产业方面,上海、杭州齐头并进,均位列长三角区块链产业发展指数第一,苏州、南京次之,发展指数均超过70。杭州是全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最成熟的城市之一,目前拥有100多家区块链企业,7个区块链产业园,8家企业上榜全球区块链发明专利前100强。大数据产业方面,沪杭表现突出,上海以81.32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位列长三角27个城市之首,苏州获得第二名。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创建,累计获评工信部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8个,省级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37个,入选江苏省“数动未来”融合创新中心16家、DCMM贯标评估单位32家、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企业6家、数据要素市场生态培育项目8个。工业互联网产业方面,上海持续领跑,宁苏杭紧追其后。截至目前,南京共有5地入选工业互联网推动数字化创新领先园区,入选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在“2021中国产业互联网百强榜”名单中,南京企业占13席,总数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3.典型案例:上海市
上海市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基础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上海持续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重大项目,加大产业投资,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投资超百亿元;培育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承接国家创新任务,全面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调整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重点,逐步转换新旧动能,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全力打响制造品牌,构筑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推动产业高质量集聚。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行业软件、信息安全,不断加大软件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以创建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增强信息技术跨界融合能力,创新业态模式;加快建设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形成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2021年,上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33.1%;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500亿元,约占全国25%,聚集了重点相关企业超1000家,吸引了全国40%的集成电路人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3392.88亿元,同比增长12.4%。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已连续五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全国首部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和地方人工智能标准体系,2021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3057亿元,在智能计算、量子科技、新一代通信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创新企业。在区块链领域,作为全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创新高地,上海聚集了较为成熟的区块链上下游企业,成为国内区块链技术产业链和生态链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备领先优势和发展潜力。在大数据产业领域,上海连续发布大数据产业政策,鼓励大数据在各领域的深度应用,《上海市数据条例》是国内首部省级人大制定的数据条例,上海11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1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上海先后落地国家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工业互联网产业地方分联盟和首支地方性专项产业基金,加快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建设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集群联动合作。
(五)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融合应用
1.总体评估
长三角27个城市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指数平均值33.88。上海市以101.22的指数高居长三角城市榜首,杭州、苏州、宁波、合肥、南京位列其后,与上海位列于第一梯队。台州、嘉兴、无锡、湖州等城市数字经济融合应用指数均高于平均值,位列第二梯队。绍兴、泰州、常州、扬州、盐城、安庆、温州、金华、滁州、镇江、南通等城市融合应用指数略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位居第三梯队。芜湖、宣城、铜陵、池州、马鞍山、舟山等城市指数相对落后,指数低于15,位于第四梯队。
长三角城市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前沿阵地。长三角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蓬勃发展,加快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海14个案例入选工信部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名单,占全国总数十分之一;江苏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在全国智能制造领域起到了标杆示范作用。截至2021年,江苏累计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2家、智能车间1639家、“上云”企业超35万家;浙江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新理念,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截至2021年,累计认定未来工厂32家、智能工厂423家,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85家,培育上云企业47万家;安徽深入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开展生产线和车间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分指标分析
(1)智慧农业:浙江城市数字农业发展领跑长三角
长三角三省一市,在农业和农村的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从长三角城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数量分布图以及长三角城市农业物联网接入数量分布图来看,以杭州、嘉兴、湖州、宁波、金华、温州、台州为主的浙江各城市成为长三角智慧农业发展的“排头兵”。浙江聚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建设数字乡村,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出台《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涌现出包括“浙农码”、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等一批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截至2021年,“浙农码”赋码用码量达1200万余次;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已先后建成农业物联网、生态循环、应急预警等10大栏目,归集数据227.03万组,整理近40年的产业统计等数据,接入各地农业物联网示范点118个,视频摄像头525个,能满足农业生态监管、智能生产、休闲观光、应急指挥等需求。
(2)智能制造:三省一市城市各有所长
长三角智能制造发展具有明显的基础优势和产业优势,长三角各城市高度重视智能制造的推进,试点项目名列全国前列。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为核心,培育了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上海在船舶海工、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实力雄厚,江苏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领域成绩斐然,浙江凭借互联网的先发优势,在轻工纺织、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走在前列,安徽在家电、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等领域快人一步。上海、合肥均以5家企业入选的成就位列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数量指数第一;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标杆企业数量指数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上海、无锡、嘉兴、南京、合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5市排名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数量指数前五并形成梯队发展;上海、苏州、无锡、绍兴、合肥等城市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数量指数名列前茅;杭州、宁波、台州等浙江城市国家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数量较多。
(3)智慧服务:沪、杭、宁、合、苏、甬等城市成为长三角城市智慧服务发展的排头兵
长三角各城市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BIM模型和物联感应等先进技术,推动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教育及智慧医疗等专项发展,为提升长三角地区城市整体运营水平和领导决策成效提供智慧支撑。从细分指标来看,智慧交通水平TOP10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无锡、宁波、常州、南通及嘉兴;从智慧物流水平来看,上海、杭州、宁波、南京、合肥5城市指数均高于TOP10平均值,智慧物流水平发展程度较高;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数字金融指数高于平均值并位列于TOP10;上海、杭州、南京、合肥、苏州等城市智慧教育指数高于TOP10平均值,智慧教育发展具有先发优势;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智慧医疗发展水平较高。
(4)数字政府:长三角27城市数字政府发展较为均衡
整体来看,27城市数字政府发展指数相差较小,发展水平较为均衡。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13市数字政府发展水平均高于平均指数44.65。长三角城市总体来看数字政府发展起步较早,2019年5月,长三角“一网通办”正式上线;《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长三角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公共数据交换共享”。上海市主要聚焦企业群众需求,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江苏省充分发挥“不见面审批”改革形成的优势,构建形成“一网四端”线上政务服务体系。浙江省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初步构建“网上一站办、大厅就近办、办事更便捷”的“一网通办”浙江模式。安徽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实现高频事项“一站办”“一窗办”“一次办”,推出政务服务“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
3.典型案例:合肥市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以建设“数字合肥”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按照“1136”的思路构建数字合肥框架体系,即围绕建设“数字中国”领先城市1个总体目标,将“城市大脑”作为“数字合肥”建设的1个总抓手;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3条主线,在数字筑基、数字驱动、数字赋能、数字智治、数字惠民、数字协同等6个方面重点发力,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在智慧农业方面,以“一院一园一基地”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农业谷”建设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学科与合肥市产业政策优势,整合了合肥、驻肥乃至国内外大学大院大所涉农科研力量,荟萃了多学科的优势和特色,体现了前瞻性、先进性和效益性。在智能制造方面,合肥市围绕点、线、面三大方向着力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带动全产业链能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10月,合肥市共培育智能工厂122家、数字化车间1154个。在智慧服务方面,推进智慧课堂、智慧班牌、创新实验室、学科教室普及应用,探索发展与新技术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完善医院自助机器人等就诊助诊设施,优化诊前、诊中、诊后全疗程的智慧医疗服务。在数字政府方面,重点搭建政务云体系架构。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基础,以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建成全市逻辑统一的政务云体系架构。截至2021年底,合肥市“城市数据大脑”先后接入近200个系统的10764类、330亿条数据,政务数据共享率达到100%。
(六)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发展环境
1.总体评估
长三角27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指数平均值为35.79。上海、南京、杭州高居第一梯队,其中,上海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指数位居长三角城市之首,高达96.51,为27个城市平均值的2.7倍;南京、杭州紧跟其后,发展环境指数依次为89.08、80.56。苏州、合肥、宁波、无锡等4个城市位列第二梯队,发展环境指数均高于平均值且介于40-80之间。温州、芜湖、嘉兴、马鞍山、南通、绍兴、常州、扬州、盐城、镇江、湖州、金华等12个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指数在20-40之间,略低于平均值。滁州、台州、铜陵、宣城、池州、泰州、安庆、舟山等8个城市居于第四梯队,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指数均低于20。
龙头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发展环境代表着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力,长三角各地区合理布局并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围绕数字新产业、数据新要素、数字新基建、智能新终端等重点领域,进行数字经济新赛道培育;南京将数字经济发展方向聚焦于创新引领、融合赋能、智慧城建、智能体验等领域,全面构建数字经济“一核三圈”空间布局,争创全球一流数字经济名城;杭州将紧密围绕“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协同发展,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实力;苏州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高地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2.分指标分析
(1)营商环境:长三角各城市蓄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抢抓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营商环境的总体表现较为突出。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带动作用,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达到68.58;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地营商环境建设比较亮眼,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均超过50;其余城市营商环境发展差距较小,营商环境指数居于36-48之间。在长三角27个城市中,上海和杭州两地是国家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2021年3月,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持续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全面规划上海的营商环境建设;2021年12月,印发《上海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加强数据要素对政府管理、服务、运行的支撑力度,推动营商环境数字化转型。杭州于2022年2月出台《杭州市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推出153项共509条改革举措,截至2022年6月,已有100项改革事项基本完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南京于2022年2月出台《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28个方面共116项任务,截至2022年6月,市级层面共发布45个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
(2)政策环境:长三角各城市高度重视顶层设计,不断推进数字经济政策革新
近五年来,长三角各地区结合产业发展基础,陆续出台数字经济相关总体规划方案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的专项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应用。从数字经济领域政策环境指数来看,上海、苏州、宁波、合肥、南京占据长三角前五席位,指数均超过60,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出台力度强劲;无锡、杭州、马鞍山、常州等地指数均在50以上,数字经济顶层设计紧密推进。总体来看,长三角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日渐完备,各城市发展定位更加清晰。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领头羊,上海数字经济领域政策环境也占据领先地位,相关政策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性。2021年以来,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海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等;为强化数据监管,出台《上海市网络交易平台网络营销活动算法应用指引(试行)》《上海市数据条例》;为推进数字经济在具体行业的应用,上海出台《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关于推动上海市数字广告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3)宣传推广:长三角各城市加强数字经济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数字素养
2021年,长三角数字化转型大会(苏州)、长三角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上海)、第一届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论坛(上海)、智慧长三角发展大会(上海)、浙江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国长三角数字经济大会(浙江)等数字经济相关会议论坛成功召开。从长三角城市宣传推广指数来看,苏州、上海遥遥领先,指数均超过100;南京、宁波、无锡、杭州、合肥表现亮眼,指数均超过50;温州、嘉兴、南通、盐城等城市蓄力追赶,而滁州、宣城、池州、泰州和舟山数字经济宣传推广工作亟需重视。
从指数排名前五的城市来看,江苏省占3个城市,表明近年来江苏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部门频繁召开数字经济相关会议论坛,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数字经济公益性宣传,加强对数字经济优秀经验与典型案例的传播。苏州聚焦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创新能力提升和“集群发展”的组织形态,召开苏州市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大会、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苏州市2021年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等;南京围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举办2021中俄(南京)数字经济创新合作论坛、南京数字经济产业国际创新峰会暨DXC全球软件质量发布会、2021第十四届南京国际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博览会等;上海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举行2021上海数字创新大会、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第四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中国城市数字经济论坛2021等会议论坛。
(4)网络安全:长三角各城市强化网络安全防护,筑牢数字安全屏障
从长三角城市网络安全指数来看,南京、杭州齐头并进,上海、合肥紧随其后,苏州、芜湖奋力追赶。南京网络安全指数高达143.80,截至2021年底(下同),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累计数量达22个,位列长三角城市第一;杭州网络安全指数达141.12,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累计数量达21个,位居长三角城市第二;上海、合肥网络安全指数分别为125.72、105.50,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累计数量分别为16、11。苏州、芜湖等城市也开始在网络安全领域显露头角,但与排名前五的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无锡、宁波、温州等城市亟需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多部网络安全重磅法律条例的相继颁布,长三角城市各级政府、企业、个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9月,上海举办“2021长三角互联网数据安全论坛”,长三角地区网络安全、通信等多家企业参与分享交流;2021年10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网络空间安全研究中心成立,通过整合长三角地区高校资源,开展长三角区域网络安全重大项目研究,为长三角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建言献策;2022年9月,“长三角网络安全协同发展”论坛成功举行,聚集产学研用管各方优势力量,为长三角地区网络安全发展提供前沿性指导。
3.典型案例:杭州市
杭州市积极探索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的新路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指数走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前列。
在政策体系方面,编制了《杭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为使命,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协调发展,高水平建设“数智杭州·宜居天堂”,促进数字经济实现二次攀升;制定了省内首部数字经济范畴的地方性法规《杭州市智慧经济促进条例》,出台了《杭州市智能物联产业政策实施细则》等,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营商环境方面,杭州成为国家首批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在2021年5月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中,杭州城市营商环境排名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在宣传推广方面,2021年以来,杭州召开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推进会、2021世界数字经济论坛杭州峰会、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等,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关政策、理论知识、优秀经验、典型案例等内容的宣传推广,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网络安全方面,2021年,杭州数字安防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2022年,杭州成立浙江省首个数字安全产业基地;此外,在网络安全宣传周举办网络安全主题展、开展《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知识竞赛、发布数字化改革网络安全优秀案例等系列宣传活动。
(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区域协同
1.总体评估
长三角27个城市数字经济区域协同指数平均值为40.31。上海市以83.79的指数高居长三角城市榜首,杭州、合肥位列其后,与上海同居于第一梯队。南京、苏州、宁波、常州、芜湖、无锡等城市数字经济协同指数高于平均值,位列第二梯队。马鞍山、嘉兴、宣城等城市协同指数略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位居第三梯队。安庆、扬州、泰州等城市指数相对落后,指数低于30,位于第四梯队。
以上海为引领的长三角城市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态势明显。上海的区域协同指数以高于均值两倍的指数遥遥领先于同样位列第一梯队的杭州与苏州。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中提到长三角将会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上海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不断加强与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等三省的交流合作,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2.分指标分析
(1)创新合作:积极探索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加大一体化发展平台载体建设
以上海、苏州、嘉兴为核心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出台,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共同组成一体化示范区。《方案》指出要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加快培育数字化新业态,规划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打造区域信息枢纽港,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动产学研深度协同联动。G60科创走廊是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合作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上海松江,浙江嘉兴、杭州,江苏苏州,安徽宣城、合肥等9城(区)组成G60科创走廊,依托G60高速公路和沪苏湖高铁这两个交通大通道,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协同打造产业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平台,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持续输送创新源泉。浙江省与江苏省、安徽省共同谋划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等一批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共同培育云计算、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联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长三角27城市不断探索创新合作发展模式,不断输出创新合作成果。从长三角数字经济领域共享实验室数量指数来看,上海数字经济领域共享实验室数字指数遥遥领先,达163.03位列于榜首,杭州、合肥、南京、常州、苏州、宁波分别以103.44、89.01、59.67、44.33、36.45、30.62的指数居于其后,均高于指数平均值29.90。
(2)资源共享:资源互通互享,借助数字经济打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涌现出一系列的新模式新业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各城市、各区域也在不断积极探索包含教育、医疗、交通、政务等在内公共服务资源信息的互通与数据的共享。
在医疗方面,城市医院协同发展联盟成员已覆盖长三角城市超过100家三甲医院,养老服务协商协作机制初步建立。其中苏州医疗资源共享水平最高,上海、宁波紧随其后。在教育方面,三省一市在第十二届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会议上签署了《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要建设长三角教育协同机制,发展教育现代化。在交通方面,2022年年初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共同签署《长三角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建设实施合作协议(2022—2025)》,将在未来4年共同推动实施20项省际铁路、16项省际高速公路、21项省际普通公路、9项省际航道项目,共计66项。在政务方面,2022年8月全国首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政务服务地图上线,示范区政务服务地图整合了青蒲区、吴江区、嘉善县三地57个线下办事大厅、215个综合自助终端和49个政银合作网点,实现“一图尽览、一键预约”,一次性解决示范区群众跨省办事“找不到网点”“不清楚流程”“没有带证照”等一系列问题。
(3)区域联动:长三角各省市主动推进一体化进程,近年来相关大会陆续召开
工业互联网领域,沪苏浙皖四地通信管理局联合发起成立“长三角工业互联网标识一体化建设专班”,旨在合力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建设;2021年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论坛期间,MA标识体系白皮书正式发布,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点合作协议签约。人工智能领域,长三角人工智能党建联盟成立大会在上海举办,旨在组织跨区域跨行业党组织携手破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难题;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大会在合肥召开,会上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揭牌。智能制造领域,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论坛连续三年在嘉兴举办,已促成一大批智能制造项目合作;中日(苏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阳澄湖创新合作发展峰会在昆山举行,将共同建立长三角中日智能制造创新联盟,搭建长三角首个苏企日企智能制造交流合作平台。
(4)政策规划:与政府战略布局相关性较强,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布局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通过发达的交通网与周边相邻城市链接,分别形成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推动区域内长三角城市共同发展,共同做强做大,即以一个城市为龙头来带动一大批城市及周围城镇协同发展。《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提出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等。《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指出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常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杭州都市圈城市包含杭州、湖州、嘉兴、绍兴等4个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总体来看,长三角区域以区域位置邻近为主的政策协同较为明显。
3.典型案例:苏州市
苏州率先提出“沪苏同城化”,全方位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目前已正式入列“国家方案”。此外,苏州市自2018年签署《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后,积极融入发展建设,当前正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医疗卫生方面,沪苏医疗资源共享加速,例如苏州科技城医院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建设肿瘤中心,相城区人民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挂牌设立“长三角合作医院”等。在教育合作方面,苏州与上海普陀区、浙江嘉兴市、安徽芜湖市等共同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四地教育联盟”;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建设加速推进,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四个新型学院揭牌。在交通出行方面,高铁苏州北站、南站与上海虹桥高铁枢纽共同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跨越“苏昆沪”的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将于2023年完成建设。在协同创新方面,苏州持续深化大院大所合作对接,2021年累计引进重大创新载体近30家;与上海共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平台,集聚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施五万多台套。
五、展望与建议
(一)未来展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为我国区域和城市数字经济描绘了发展蓝图,指明了前进道路。基于以上,对于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有以下几方面的展望。
1.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长三角各地近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动能持续释放,发展数字经济既是顺应历史变革的大势所趋,也是构筑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依托。长三角各地正加快落实国家数字经济顶层战略规划,制定和细化政策文件,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数字经济仍是各地支撑新发展格局、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2.各地发展数字经济的模式、路径、定位将更加清晰明确
长三角各地在积极落实国家数字经济顶层战略设计的过程中,将自身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特征与数字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鲜活的数字经济发展案例,为其它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广泛思路。随着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经验的积累和对自身定位的进一步明晰,未来各地发展数字经济将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得更为紧密,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道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之势,支撑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持续保有活力。
3.数字鸿沟问题与数字经济红利分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将得到重视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之间数字鸿沟问题愈加凸显。从发展机会看,部分地区由于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难以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产业,错失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从发展结果看,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的程度整体高于三四线城市,数字经济红利分配格局呈现出不均衡的局面。为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各地区在发展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将更加重视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资金、人才等支撑,努力乘上数字经济发展快车,共享发展红利。
4.三省一市加快政策保障,数字营商环境将愈加健康
三省一市各地政府越发重视数字经济,从强化政策保障、丰富政策领域等多个角度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从政策保障看,各省市将相继制定数字经济相关的知识产权、资金、人才、税收、安全保障、补贴激励等政策措施,为数字经济在区域内的发展保驾护航。从政策领域看,各省市政策将充分触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以及数据要素等数字经济关键领域,为数字技术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方向和政策支持。
5.国际合作将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合作共赢新机遇
长三角地区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东盟、金砖、二十国集团等各国际合作组织都将数字经济作为合作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已形成众多数字贸易、数字技术研发合作、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数字经济领域合作共赢的案例。未来,国际合作带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将进一步释放,长三角各地有机会发挥区位和产业优势寻求数字经济发展新突破,围绕“一体化”“高质量”,形成“高端要素富集地、科创成果集散地、‘链主’企业集聚地、市场联通主阵地、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支撑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二)发展建议
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域之一,应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应势而谋。
1.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适度超前、建用结合、以建促用,大力推进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制定互联网普及计划,加大移动宽带、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步伐,提升网络供给能力和支撑水平,建立快速高效的网络平台;对于5G基站、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要做到适当的超前部署,为未来深度应用提供前期基础;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前期建设的保障性作用,逐步探索市场主体投资模式,发动多元主体共参共建。
2.加快数字化应用拓展,培养个人及企业数字素养
强化数字经济发展新知识,推广数字化应用新技能,积极培育个人的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推进个人数字化应用。鼓励各行各业将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工具、资源与生产深度融合,将数字化应用到各个部门,加快企业传统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推动新业态的发展。支持企业建立优质网络平台,鼓励从业人员熟悉数字化业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强化组织协同工作。
3.加大数字化产业变革发展,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地方政府需要在产业变革上,给予企业政策与资金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地方企业应积极配合政策协调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实现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4.增强对落后地区扶持力度,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实行数字经济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谋划本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积极采取强化区域数字经济互利合作的举措。先进地区可以从整合区域资源、进行跨区域资源调配出发,拉动落后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城市、区域间的数字经济联动,谋得更加长足的发展。落后地区应尽可能地调动本区域内部的积极因素,发挥本地优势,同时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短板,以便于数字经济获得较好的发展。
来源: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苏州)有限公司